守护生态廊道:阿拉善铁路驼铃响--公司包银高铁银巴铁路支线项目施工掠影
在有着“中国骆驼之乡”“中国肉苁蓉之乡”等诸多美称的阿拉善,雄浑壮阔的沙海驼铃悠扬,梭梭林紧锁黄沙铺向天际,在这片五彩斑斓的土地上,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沙漠占当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为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早日让“沙窝窝”变成“金钵钵”,2022年7月,包银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铁路项目拉开建设篇章。中铁一局建设者自接到建设任务后,迅速组织人员进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以最快速度掀起施工大干高潮。
在航拍视角下,公司负责施工的管段如一条“苍龙”穿越腾格里沙漠保护区、干旱荒漠草原过渡带、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红石头嘎查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旦被破坏,将无法恢复。
在建设之初,中铁一局建设者就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用“科学、创新”的理念守护着这片美丽而脆弱的土地,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一条生态廊道映入眼帘。
“这里平均降雨量210.3毫米,历年平均蒸发量2328.8毫米,相当于平均降雨量的11倍,而且标段内填方量、挖方量大,取土场多,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大,因此,我们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各项措施极为重视。”项目负责人王芳军介绍道。
在项目进场伊始,项目部经过详细的前期勘测,将铁路沿线表层土进行集中收集并设置堆放区,31.3万立方米的表层土被有效保护起来,还充分利用红线内用地规划施工便道,节约临时占地,减少复垦面积。
“沙漠中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的载体,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在铁路建设完成后,将表层土进行恢复,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对沙漠治理带来的影响。”工程部负责人尹涛指向堆放区说道。
说话间,几辆水车经过。王芳军告诉记者,在其他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降水排水,但这里的桩基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法施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桩基施工时进行注水,但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极其匮乏,项目部多方联系,购买当地水源满足施工需要,还对施工沿线进行洒水降尘、构筑物养护及绿化浇灌。根据不完全统计,仅购买施工用水和绿化降尘用水的花费就高达400余万元。
“我们还根据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提前考察了解适合种植的绿化植物,优先选择具备抗旱、抗寒、耐瘠薄、易繁殖、生存能力强,根系发达,固土固沙效果好,生长快,对地表的覆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等路基建成后立刻进行移栽。”他补充说道。
来到英雄大桥连续梁施工现场,一群骆驼正悠闲的穿过正在施工的连续梁,还有几只骆驼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墩身上发出的电焊火花。在这里,这些“观摩者”每天都会驻足欣赏中铁一局建设者的风采。
停下车等待骆驼通过后,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巩利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前的第一次交底就是关于生态环保和动物保护,车辆不鸣笛、不惊扰动物都是我们的硬性规定。”
为了最大程度的不影响当地骆驼的生活习性,项目部对骆驼每天的生活习性进行摸排,还想方设法保留了在连续梁附近原有的骆驼饮水区,根据骆驼的移动轨迹在施工现场为“它们”设置了“绿色通道”。
在现场,悠扬的驼铃声、轰鸣的机械等声音交织成一曲人与自然、建设与保护的和谐乐章。中铁一局建设者在全力推进建设进展的同时,用智慧和创新打造一条生态廊道,用心用情守护这片热土。
由公司负责施工的新建包头至银川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内蒙古段工程YBZQ-2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是我国“八纵八横” 高速客运主通道之一的京兰通道组成部分,建成后阿拉善将接入高铁大网,迈向高铁时代,彻底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对服务和融入“两个大局”、“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地方发展,深化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银巴铁路支线项目路基施工
跨机场高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
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办公
驼群穿越施工现场“绿色通道”
千方百计为驼群保留的饮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