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他们在“战斗”中成长 —— 灞河隧道项目部新入职大学生群像速写

时间:2020年12月26日    作者:胡海龙    来源:灞河隧道项目部 辛镜 田程

   他们,有的在城市长大,有的是农家子弟;他们,有的高大威猛,有的文质彬彬;他们,有的开朗奔放,有的腼腆少语……他们,4个月前才走出大学校门入职中铁一局灞河隧道项目部,在火热的施工一线锻炼磨砺;他们,在建设精品工程的“战斗”中渐渐褪去青涩,“战袍尚新”已成“强兵”,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担负重任。项目领导夸他们“爱学习!能吃苦!顶大用!”同事们纷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而他们自己说:“我在努力!”“我要超越!”“我自豪,我是工程人!”

  当然,从“菜鸟”向“强兵”的蜕变,并非轻而易举、自然而然。在忍受24小时连轴转,一次次通宵夜战的疲累时,他们有人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干这行!”有人用“熬”字注解自己的职业开端;有人不因为顶风冒雨鏖战通宵而叫苦,却因为对水泥等材料过敏出现流鼻血、眼睛充血等身体不适而激情消退,……

  但是,正如陆游诗中所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灞河隧道项目工期紧、节奏快,一开工即进入抢工状态;标准高、任务重,10多亿的产值要在不到一年半里完成;类别全,工序多,工程涉及深基坑、大断面开挖、桩柱、降水、房建等方方面面;新手多、年轻化,技术人员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因而,项目领导提出“要把这个项目当作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让每个青年员工在建设精品工程的实践中进步成长。”同时,又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使项目部大家庭充满亲情和温暖。所以,当这9名一走出“象牙塔”就踏进“军校”的大学生,在接受“导师带徒”过程中,一次次经受住了“干霄战风雨”的战斗洗礼,迷茫、思考之后,无一例外选择了坚持和成长。

  物资部于涛,在雨夜的工地上中反问自己“和那些冒雨劳作的工人们相比,自己的苦和累算什么?”,转而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一直盯在工地上负责现场材料计划的申报、验收、入账、登记工作的他,几个月下来,项目部里很少能看见他的身影。最近,一期工程管廊里的租赁的盘扣退场,型号多达15种,一种就有4万多个,拆除、清点、转运的任务相当艰巨。他担当主力,以细致严谨地态度做好了这项工作,还特别注重去收集那些散落件。他说:自己累一点不要紧,节约回来的都是项目的成本。

  人高马大的赵豫彬骨子里却是艺术青年,加入灞河隧道项目后,一双弹奏琴键、拨弄琴弦的手,整日操持的是测量仪器。从小恐高的他,第一次跟师傅上冠梁,心慌腿抖几乎不能站稳,就被贴心地安排在冠梁外观望。看到师傅独自背着近40斤的仪器依然步伐矫健沉稳,他暗下决心要克服恐惧。于是一有空就在深基坑边上练胆,现在已能做到高处行走如履平地。“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干工程是一种磨练。”笃定这样的想法,他把在工地上摔跟头、陷泥潭当趣事,甚至胳膊脱臼了也是强忍疼痛自己进行复位。父母时常在电话里心疼地问他“苦不苦?累不累?”赵豫彬回答:“我在努力长大!”

  将自己比作“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的王石波内心丰富、思维发散,始终以“见识厉害的人和事”的眼光审视自己看待工作。在那个饥寒交迫的雨夜里追问自己“为什么干这行”之后,他坚定了要“积累和磨练”的信心,从此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压力和苦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很快成为了能够“独自作战”、会抓关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刚开始和当地村子的拉土方人员打交道时,那些脖子挂金链、身上纹刺青的社会人根本不把明显稚嫩的王石波放在眼里,不按现场管理要求作业。王石波克制着自己的急脾气,不争不吵,不卑不亢,即使搬救兵也绝不妥协。最后终于和这些人建立起了较为融洽的合作关系。

  管现场对身材瘦小性格内向的李有航来说也许最有挑战性。一期工程结束后,人员集中调动,东区只剩下他一个人负责浆砌片石等收尾事宜。独自协调现场作业的压力,让他梦里都在和作业队沟通。到了二期工地上,李有航更累了,负责的格构柱、降水井施工24小时不间断,现场技术人员不够用,常常半夜被叫起来帮忙盯控,忙完之后顾不上休息就得接着上自己的班。想睡个安稳觉,成了他的奢望。“世间大雨滂沱,万物苟且而活,无人为你背负更多”的网络文案,被他视为心声。“要坚强!”他倔强地努力着。当同宿舍的老员工双手捧着从围堰施工的河道中捞起小锦鲤送给他时,内心涌起的感动,让他增添了要“更坚强”的力量。随着工程推进,李有航的工作状态渐入佳境。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每天能在工地上奔波3万多步,“我真牛!”他开心地为自己点赞。

  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工作,让身材壮硕的金彦斌一样感到缺觉。尤其是一期工程收尾时,因为人手不够,他几乎连续上了37天夜班。疲惫至极的他回到宿舍倒头便睡,一直睡到又该接班的时刻。扛过了这种累,他变得更乐观了。说起干测量时被装载机的装载斗端着送到测量点的新奇、陷进淤泥手脚并用往外爬“雨鞋是挖机给挖出来的”的狼狈,一向寡言少语的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因为性格内向,金彦斌总觉得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个短板,跟着师傅在现场上时,就会更加用心学习。他一脸欣然地说:“我觉得很幸运,跟了四个师傅,他们都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郝佳豪,一到工地上就被项目上下团结奋进的氛围激励着,自我加压往“顶梁柱”的定位不断努力。当得知公司要举办测量技术比武时,他认为“不去挑战,就不会有突破”,于是放下顾虑鼓起勇气报了名,和另外两名测量人员组队一起参赛,和全公司的测量能手同台竞技,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谈到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担当,郝佳豪表情庄重,言语深思熟虑,“凡事提前考虑最重要,要看机械的作业面与下一个工序有无冲突,还要给接班的人创造安全的工作平台。”工作上他努力担当,对家里也勇敢地担起了责任,发到手的工资大多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发了红包,还没入冬,就主动结清了父母家里的取暖费。能“顶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让郝家豪的言行举止更显成熟稳重。

  “一觉睡醒就不累了”,文质彬彬的测量员刘亚兵刚入职场就背上了父母带给他的房贷压力,睡好觉被他当作最有效的解压方式。生活不易,“我爱晴天”,从进入项目的那天起,他就被项目大家庭温暖着,“再苦再累也开心!”看到项目领导整体盯在工地上,经常像兄长一样教他们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进步,颠覆了自己头脑中项目领导难见、进步论资排辈的偏见,刘亚兵欣然的心情,仿佛每天都沐浴着阳光。跟着师傅测量过程中,听师傅自豪地说:“整条隧道是我放的线”,他羡慕加钦佩的同时,也下定决心,“完成好每一次任务,积攒属于我自己的自豪!”

  今年起起伏伏的疫情,让担任防疫专员的黄俊哲尤其繁忙。随着工程推进,工地作业队转换频繁,进场人员的卡控尤其重要。要想项目无忧,唯有自己更细。他每次将即将进场人员的信息认真汇总并和工经部仔细对接,根据“行程通讯卡”严格排查风险地区人员,确保疫情风险在本项目降低为零。平时,他把作业队人员的安全健康作为管理重点,为“谨防病从口入”,经常到作业队驻地抓厨房卫生检查食品安全,并利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午饭时间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除了抓好防疫,他还积极参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铺绿网、纠违章,和其他安质人员一样,忙碌得马不停蹄。他认为,尽管自己担负的工作琐碎,但可以学到更多安全管理知识,“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99年的郭亦普是名财务人员,到财务部之前,听从领导安排跟着工程部跑了一个月的现场。他说,这一个月的经历,让自己切实感受到,财务与施工现场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加强联系至关重要,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带着这种“空杯”心态,他处处留心,对自己负责的每一项任务都尽量做到“事前准备,事中协调,事后总结”,并将容易出错的工作环节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时常翻看避免再错。在为项目办理工程款拨付业务过程中,业主方突然提出要办理农民工工资保函,需要和政府相关部门、集团公司共享财务系统等方方面面交涉沟通,还需要根据要求准备各种资料。时间紧,任务重,他放弃了一个个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做到了资料准确无误。

  环境造英才,实战练强兵。短短4个月,这9名新人把在灞河隧道项目上起航的职业生涯开端,像做地基一样稳扎稳打,在工作中勇敢担当,点滴积累,用努力和付出,奠定成长进步的坚实基础;用锐气与执着,谱写点亮未来的青春华章。

  

  “他们”的风采

  (左至右:郝佳豪、赵豫彬、金彦斌、刘亚兵、郭亦普、王石波、黄俊哲、于波、李有航)

点击量:
】   【 打印】   【 关闭

版权所有 2006-2010   津ICP备09014080号 https://beian.miit.gov.cn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西路   电话:029-32870693   电子邮箱:xtjsbgs@126.com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否则引起法律纠纷,我单位将保留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