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激发活力 提高效率 “三项制度”改革专题(第三期)

时间:2021年11月01日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

  2021年9月7日,集团公司召开了“三项制度”改革培训暨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海民对下一步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股份公司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加快推进任务落地,提出要求。

  重点要解决三项问题

  (一)坚持管理人员上下凭实绩,重点解决下不来的问题

  1.大力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股份公司强调,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牛鼻子,是决定三项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条主线,认真落实股份公司印发的《二级企业经理层成员任职期和契约化管理办法》,围绕经理层成员“三法两书”,进一步健全任期制、契约管理、考核评价、退出机制等制度体系。要充分认识到,签约只是形式,关键是契约设定的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所谓科学合理,一是个性化,坚持一人一岗一协议;二是要可量化,不能模棱两可、无法考核;三是要具有挑战性;四是要紧扣高质量发展,兼顾企业规模与质量、长远与当下。

  2.将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落到实处。要持续改进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严格实施干部岗位调整、改任非领导职务或降职处理。要进一步加强两级公司本部员工管理,及时出台制度办法,提升本部员工任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持续改进本部员工绩效考核,细化量化指标,科学研判“末等”“不胜任”的具体情形,聚焦是否真考核、真问责等关键环节,对不担当、不作为、能力低、绩效差的,做到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退出的坚决退出。

  (二)坚持员工进出凭能力,重点解决出不去的问题

  1.把好人才引进关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内部选聘与公开竞聘相结合,强化选人用人的竞争性,建立“揭榜挂帅”“赛场选马”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把优秀人才选上来、引进来。股份公司已经明确,各级企业引进“双一流”毕业生不纳入总量控制,实行单列管理,并与各级领导班子年度业绩考核挂钩。我们要继续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加大“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招收,加强高精尖缺人才的重点引进与培养。

  2.畅通员工退的出口。从整体情况看,近年来各单位除员工自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外,企业层面的主动作为还不够。要进一步完善员工市场化退出机制,设定不合格退出标准,加大督办力度,保持一定退出比例,杜绝零退出现象。紧抓新入职员工试用期满考核、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满考核、员工年度绩效考核、劳动合同期满考核等重要节点,对低能力、低绩效、不胜任岗位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或解除劳动合同。继续做好非在岗员工清理工作,要通过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市场化退出等方式,最大限度控制非在岗员工比率。

  3.引导员工合理流动。畅通员工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培训、换岗、内退、解除劳动关系、引导自主创业等方式,有序推进员工转型发展,实现员工合理流动,需要退出的平稳退出。扩宽多序列并行的晋升渠道,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岗位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人才横向、纵向的合理流动,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4.合理控制用工总量。进一步强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考核,合理确定企业劳动用工总量。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亏损企业,要积极稳妥减人增效。要大力推广项目群管理模式,围绕员工总量、薪酬总额双管控目标,积极创新项目组织模式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三)坚持收入增减凭效益,解决收入差距拉不开的问题

  1.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目前集团公司员工平均收入水平已经位列股份公司系统第一方阵。目前的关键不是收入高低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和杠杆作用,破除平均主义、“高水平大锅饭”。以此次改革为契机,我们要加大整改工作力度,真正打破凭借职务、职称晋升才能获得高收入的传统理念,实现职称与工资脱钩,切实推行一岗一薪,合理拉开同一层级不同岗位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收入分配差距。

  2.用好中长期激励政策。目前企业激励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中长期激励政策实施力度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超额利润分享、跟投等中长期激励“工具箱”,符合条件的积极有序推进。要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高精尖缺”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

  3.强化对工程项目的激励。确保项目团队收入的能增能减,激发项目团队活力,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推行项目经理薪酬市场化,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建立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标准,探索跟投制、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方式,加大项目经理与核心团队的激励力度,让多创效者多受益。要在确保项目切实受控的同时,着重提升对项目部授权放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项目团队活力,做到压力层层传递、动力层层激发、风险大家共担、成果人人共享。

点击量:
】   【 打印】   【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3000937 https://beian.miit.gov.cn

地址:甘肃、兰州七里河区任家庄168号  联系电话:0931-2923226   传真:0931-2923227      邮编: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