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生挑起施工技术大梁-----记杭州地铁3号线11标项目见习生田士全
在杭州地铁3号线11标桥梁拆复建工地上,每天总能见到一个年青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只要工地施工他准在场。11标有四座拆复建桥梁,问起每座桥的施工情况时,他如数家珍、对答如流,这个年青人就是被项目领导称为“见习生干着技术主管活”的见习生田士全。
2018年6月,田士全从徐州工程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毕业。7月9日,他满腔热情参加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岗前培训,18日,兴致勃勃来到杭州地铁3号线11标项目部报到。
当时,项目3个车站的技术人员已安排到位,唯有桥梁拆复建工地缺少技术人员,田士全和另一名同学别无选择地被分配到那里,虽然不在“主战场”有些遗憾,但田士全工作心切,爽快地接受了任务。
见习生,给人们的习惯印象是整理资料、跟着同行前辈后面跑跑腿。田士全面临的情况则不同,刚进入桥梁拆复建工地就要担当技术管理、施工组织、对外协调等重要工作。担这种“见习既顶岗”的现状,正对了他好学上进的性格,用他的话说,“不怕压力大,就怕没机会。”
田士全深知,要尽快胜任工作,光凭一股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能力,而这种素质能力的来源就是学习,向前辈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凡是强于自己的人都是老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工地,他不分累活、苦事,事事上手,边干边学,白天盯在工地,晚上加班学习做资料强化基本功,经常干到11点,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年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锻炼,田士全素质能力得到较快提升,从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学生,成长为初露锋芒的现场技术人员。
对于眼前的进步,田士全毫不沾沾自喜,他的目标是向更高要求挺进。在领导和同事帮助下,他承担了桥复建工程的技术交底、工程计量、现场管理、内外协调等具体工作,既当技术员,又做施工员,既当协调员,又做资料员,干得很辛苦,但忙而不乱,从不误事,受到领导、同事们的称赞。
这时,田士全又把目光盯在学习编写施工方案上。在项目部一般编写施工方案都由主管以上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因桥梁拆复建工地“军中无大将”,项目部正苦于技术人员不够拉不开栓,田士全抓住这个学习提高的良机,在主管领导支持下,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找来其他施工方案为蓝本,用心琢磨其写法和主要内容,又翻阅大量文件和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的国家法规、行业规范和工艺工法,以主管领导和工程部长为老师,不断请教求助,从学习编写交通疏解方案起步,理清编写思路,拟定分段提纲,写了改,改了写,不合适重新再来,加班熬夜,几易其稿,该方案终于一炮打响,经总监审核批复后正始使用。
成功的第一步更加激发出田士全的编写热情,此后,他先后编写出全回转钻机施工方案、老桥拆除专项施工方案、基坑开挖及围护专项施工方案、盖梁施工方案等总共17个施工方案,其中已完成专家评审专项施工方案7个。在马家桥老桥拆除施工中,在领导的带领下,积极主动与分包队伍、交警部门协商,优化交通疏解和拆除方案,减少了4辆板梁外运运输车租用费、临时场地租地费,工期由4天缩减为1天,节约成本7万余元。
如今,田士全在桥梁拆复建工地干得得心应手,每一道工序施工之前,他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工人们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与现场的老师傅相互交流。每周每月根据施工现场进度,按时提报材料、机械计划,同时按照工期计划对比实际进度,分析工期滞后原因以及采取相关措施。从图纸会审到现场技术监管,从工程量计算到对业主、分包计算,从施工日志的记录到检验批资料的整理,田士全已经挑起桥复建施工的技术大梁。有耕耘就有收获,2018年,田士全被项目部评选为工作标兵。
田士全能够在见习期内脱颖而出决非偶然,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勤劳朴实、坚韧不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他一起分到桥复建的见习生,因吃不了现场的苦,干了3个月不辞而别,可他不为所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把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敢担当、勤学习、不怕苦、讲实干,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