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青春路——记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三工区总工程师杜利军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保山,一条被称为“中国隧道地质博物馆”“世界最难隧道”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正在艰难地掘进着。来自中铁一局的筑路大军,在这里,已经奋战了整整十年,一群年轻的陕西汉子,将自己最美好的十一年奉献给了大柱山隧道。
大瑞铁路项目三工区总工程师杜利军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
杜利军,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与人交流时还显得有些腼腆,说话声音不大,却很果断坚毅。2010年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大瑞铁路项目。
“那时候根本想不到,我会在这里一待就是九年的时间”回忆起这九年的点点滴滴,杜利军有些唏嘘。九年的时间,他从一名见习生,一步步走到了工区总工程师的岗位上,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能清楚吧。
大柱山隧道面临的突泥涌水、高地温、断层等等一系列施工难题,不身处其间,可能完全体会不到那种危险无处不在,难题层出不穷的异常情况。
2010年11月,刚入职不久的杜利军跟着两位同事正在隧道掌子面台车上进行测量放线标识作业,轰的一声巨响,把在场的人吓出一身冷汗,“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就跳下了台车,往洞口跑”说起这件事,他好像还是心有余悸。
原来是因为隧道洞顶的一块大石头,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压,掉下来砸到已经立好的钢拱架上,随之喷射而出的,还有一股直径十几公分的水柱。
“这种情况,读书的时候是怎么也想不到的”现实的残酷,第一次给这个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不久后的一天,杜利军跟着一名老师傅在隧道内测量放线,在边墙拿油漆喷点时,看着平整的地面,一脚踩下去,却是齐腰深的黑泥坑,幸好旁边的师傅眼疾手快把他拉起来了……
像这样的“惊喜”,在他工作的这近十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或许这两次只是因为他刚入职不久,印象比较深刻吧。
二
大柱山隧道罕见的地址情况和复杂的施工环境,虽然让大家受尽了折磨,但他们在与克服困难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进步着。
在工作中,杜利军是一个善于总结和“走捷径”的人。为了解决没有软件制作隧道断面图的问题,他利用EXCEL表格和CAD软件编写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公式,只需要将测量数据输入到表格中,生成数据后,再复制粘贴在CAD软件中,就能直接形成隧道断面图片,有效提高了断面勘测的精准度;为了解决大柱山隧道出口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仅2018年,他就编制了6项专项方案,涉及隧道掘进、变形处理、反坡排水、高地热等施工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了简化隧道检验批填写复杂的问题,他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将检验批需要填写的资料制作成为模板,每次填写只用输入里程和试验编号,就可以自动生成检验批,成功解决了检验批的常规填写错误,并提高了填写速度,以500米隧道检验批填写为例,原来一个人需要40余天才能完成,优化后,只需要20天就可以全部做好,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2017年,通过与现场工人沟通,他在CAD上进行模拟确定,最终加工出来矮边墙止水带和钢筋定位卡具,有效保障了止水带和钢筋的施工质量,在多次检查中都受到了业主的表扬。
对于杜利军而言,这些都是工作中的一些小改小革,似乎不值一提,“这些都是顺手就做了的,我感觉没有啥,总结总结就出来了”。但是对于现场施工生产而言,效率就是效益。
2016年,业主在大瑞铁路全线推行二衬钢端模施工工艺,为了保证工艺及时落实现场,在此之前,项目部采用的是二衬台车厂家加工的钢端模,工人多次反映施工耗时严重,现场操纵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带领技术员与工人多次研究,先后开展讨论会4次,并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全过程,设计出一种可翻转易操作的钢端模,2017年底开始现场使用后,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也保证了二衬施工质量。
此外,他撰写与发表的QC成果《提高隧道初支钢筋网片出场一次合格率》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优秀QC成果,这是QC小组活动的最高荣誉奖项,也是四公司自参加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以来首次获得该荣誉,同时他被评为2017年陕西省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 “最佳演讲者”。《降低隧道二衬一次浇筑脱空率》、《提高隧道排水盲管一次安装合格率》、《超长富水隧道污水沉淀系统方案的研制》荣获省部级QC成果;《富水隧道超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工法》荣获陕西省省级工法。今年4月26日,陕西省建筑业协会组织召开“陕西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会上,杜利军撰写的两项QC成果荣获陕西省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一等奖,其中《提高高地热隧道止水带一次安装合格率》从本次大会1189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被评委评定为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大会闭幕式上进行展示。
三
“刚来的那两年,自己的状态很不稳定,不知道待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我又是为了什么在这里流尽汗水,吃尽苦头。”突然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大山深处,每天面对着各种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杜利军也曾经迷茫、退缩过。
的确,作为一个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在祖国基建事业高歌猛进的年代,想找一份相对于大瑞项目轻松,待遇更好的工作,是比较容易的。
可是每当他打退堂鼓,却又怎么也迈不开离别的脚步。领导的鼓励,兄弟们的支持,还有那句“等到隧道贯通的时候,我们不见不散”的约定,让杜利军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在这个时候当逃兵,我的良心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安宁”这是杜利军的心里话,也是每一个仍然奋战在大柱山、坚守在澜沧江畔的铁血男儿最想说的话。
铁骨柔情。每一个中铁人,提及家人,总是充满了亏欠和愧疚。从杜利军老家陕西省神木市,到大瑞铁路项目所在的云南省保山市,有2600多公里。回家一趟,就算是坐飞机,也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到家,工作近10年来,杜利军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在大瑞铁路工作的十年间,杜利军已经结婚生子,小孩今年已经2岁了。可能对于孩子而言,爸爸只是出现在视频通话里的那个熟悉的人吧。
已为人父的杜利军,却没能见到自己父亲的最后一面,这件事一直埋在他的心里,每当有人触及,他那始终坚毅的目光,却忍不住泛起泪花。
2016年4月3日,杜利军正在保山去往昆明的大巴上,去参加一次业主组织的技术培训,家里的一通电话,宛如晴天霹雳,身体一直硬朗的父亲病危……
心急如焚的杜利军赶到昆明后,立即买机票赶往西安,再转车去神木,到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这时的父亲已经与世长辞,天人永隔。杜利军拉着父亲早已冰凉的手,一遍遍呼唤着,却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回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但是再多的泪水,也没办法让父亲再次睁开双眼,看一眼他心爱的儿子。
经历巨变,让杜利军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因为自己人生已经有了很多遗憾,所以在我结婚后,我尽力学着做好一个丈夫,来弥补我曾经或者将来可能有的过错”。
对家人已经亏欠了太多,他不能再亏欠企业。回到工作岗位后,杜利军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他说:“既然自己选择了工程专业,那就是选择了付出与坚守,隧道总要有人去打,路总要有人去修,我不修谁修,我们不修谁修。”正是有这样的觉悟和担当,才有了祖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才有了“天下第一局”的金字招牌。
四
付出总会有回报。2016年以来,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罕见的施工难度和项目职工坚守奋战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这样一群铮铮铁骨的汉子,为了打通这条西南进出境大通道,负重前行十余载。
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也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云南省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其他各种荣誉与鼓励也纷至沓来。杜利军个人也被评为2017年中铁一局“杰出青年”,并在颁奖典礼上作为职工代表进行发言。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大柱山隧道青年突击队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和陕西省青年联合会评为“陕西青年五四劳动奖章”,杜利军作为项目青年职工代表,到颁奖典礼现场领奖,这是陕西省青年的最高荣誉奖,能获得该荣誉实属不易。4月30日,他作为中央企业优秀青年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广大青年的谆谆教诲,这更加坚定了他为了贯通大柱山隧道继续奋斗的信心和信念。会议结束后,他将会议精神带回中铁一局,带回四公司,号召广大青年职工继续立足岗位,为祖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至今日,大柱山隧道还需要3年才能贯通,有人说十三年的坚守,只为那五分钟的一闪而过,为了这五分钟,在这长达14.5公里的隧道里,中铁一局职工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但是每当看到隧道一点点向前掘进,离贯通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满满都是自豪。
再多的困难,总有曙光出现的时候。截止目前,大柱山隧道正洞剩余1900余米,平导剩余360米,这让大家看到了隧道贯通的希望,也让每一个曾经或者正在大柱山隧道奋战的人,感到这么多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后,杜利军也会走上新的岗位,但是在大柱山的这十余年,必将成为他人生的财富和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也相信,不管在什么岗位,杜利军也会执着于内心深处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杜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