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电影电视上看着书法家泼墨挥毫,飘逸潇洒,丰神俊秀的身影让我无限仰慕,觉得他们的生活如空谷幽兰,有倜傥风流之姿;觉得他们是谦谦君子,有满腹的诗书横溢的才华;觉得他们有谪仙人一般的气质,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时而唐装笼袖,时而儒雅青衫,时而峨冠博带,让人派生出无限的想象;他们的字稳健刚正力透纸背,或铁骨铮铮铁画银钩,或气势如虹连绵不绝,或中正端庄拙朴自然,或狂放不羁疏密相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尤其是看了著名影星周星驰拍摄的搞笑无厘头喜剧“唐伯虎点秋香”里祝枝山找诗画双绝的唐伯虎索要字画还赌债的那一段,让我感受到了书画文字的无穷魅力。那一段说的是:唐伯虎顺势将祝枝山拳打脚踢一顿海扁,借用祝枝山的身体即兴做了“雄鹰展翅,气吞天下图”,双掌作花,屁股化石,前足成云,后足成山,在最后那一口茶水的喷洒间,一幅气势苍茫,有山有水的自然画卷如有神助在须臾之间便展示在我们眼前,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秘魅力,那种洒脱,那种信手拈来,那种妙到毫巅的写意,那种豪情旷放流泻的肆无忌惮让人拍案叫绝,让无数的人沉湎其间。
小时未读书的时候,常听老人说把谁家的娃送去上学说成“关进牛棚去喝墨水”,着实把我吓坏了,觉得上学太恐怖了,还要被“灌墨水”!以至于后来母亲送我去学校发蒙上学时又哭又闹,死活都不进学校的教室,更不敢见老师,双手抱着母亲的大腿躲在后面不让母亲离开,嘴里叫喊着“我不进牛棚,不喝墨水,我不进牛棚,不喝墨水!”,母亲和老师当时很奇怪,被我哭喊的话弄懵了。哄着我在抽抽噎噎的叙述中知道了原委,在母亲甜甜的笑容里和老师口口声声的保证中,我才极不情愿的撒开抱着母亲双腿的手,泪眼婆娑依依不舍的走进了教室,踏上了“开始喝墨水”的旅途。后来才知道老人们是把我们这些生瓜蛋子比喻成“小牛犊”,把教室比喻成“牛棚”,把有知识了比喻成“喝了墨水”。
上了小学,刚开始是用铅笔在米字格(上面带有拼音格)、田字格、通横格的作业本上写字。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如同八脚章鱼一样紧趴在课桌上,姿势难看,笨手笨脚,总害怕笔从自己的手里掉了,握得特别的紧,特别的用力,而且字大如斗,田字格的框都装不下,以至于下一页纸上凹凸不平,清晰的留着印迹,脆弱的铅笔便时常从头上断了。由于人小对使用刀具不熟悉,一根新铅笔用不了几天就削没了,问母亲再要时,母亲一顿数落“你在吃铅笔啊,这样下去,开个铅笔厂也不够你用啊”。其实不是母亲小气,而是当时我的家境不好,家里经常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尽管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但寄回的钱根本不足以补贴家用,母亲挣的工分又特别的少,维续一家五口人的日常生活真的很难。
在母亲那里没有要来新笔,我便开始打那些短笔头的主意。我在自家的竹林里找一根和铅笔粗细差不多的细竹子,将短笔头略微削小一点,接在另一端加长笔头,这样就可以将整支铅笔一点儿也不剩的全部利用起来。那段时间,我经常将一些别人扔掉的短笔头捡回来,自加工后继续使用。最后剩下的那一段用小刀剖开,取出中间的铅芯,把一根小棍剖成两半,将笔芯夹在中间,用细线绑好继续使用。记得有一次母亲刚给买了一支新笔没用两天就丢了,怎么找也找不到,我伤心的嚎啕大哭,觉得自己是最没有用的人,一支铅笔都保管不好。那时梦想着要是有一支永远都不断、写不完的铅笔就好了。
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要用钢笔写字了。刚开始用钢笔的时候,我非常的兴奋,觉得终于可以像哥哥姐姐那样用钢笔写字,再也不用刀削铅笔,再也不担心把手削得鲜血直流了。为了能拥有一支钢笔,我软磨硬泡二哥,希望他把那支“英雄”钢笔给我,让我也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回。那时钢笔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包尖的,包尖的钢笔特别少,是稀罕物。
第一次用钢笔写字,我才知道,钢笔比铅笔更难写。钢笔的墨水会渗透到下一页纸(当时的墨水几乎都是买的一种叫“墨精”的东西自己用水兑的,墨精有蓝、黑、红三种,特别容易洇纸;有瓶装的墨水,就是太贵),再加上初用钢笔不知轻重,使得下一页纸根本没办法再用;更恼火的是字写错了用橡皮搽不掉(那时涂改液还没有出现),轻轻搽也会把纸搽一个窟窿,如果划掉又是一个黑墨团,影响整篇。就因为这个原因,老师让我重写了无数次的作业。中途也用过一段时间的圆珠笔写字,由于老师不让用来完成作业,所以也就用的很少了。
那时每学期的作业本特别少,语文是小字本,数学是通横格本,很容易分。每个作业本的张数大致就是40张,有时候因为一个字写错而扯掉一页,结果导致作业本仅剩薄薄的20余页,让老师批评得不敢抬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老师发新作业本了,拿到手里都有一种不敢下手写字的颤抖,生怕自己写错了挨老师训。有时老师罚我抄写生字,没有作业本就找哥哥姐姐用过的作业本背面继续写,偶尔发现有一半页没有写过的如获至宝。一学期下来,所有的作业本两面全部写完,也揉的像豆腐渣一样,惨不忍睹。
为了将作业本上的字写整齐,老师想出让我们在写字时靠着直尺写字,一撇一捺在写到直尺的位置时就生硬的转角,字倒是写整齐了,但看上去很别扭。我因为不这样写被老师罚过很多次重写,至今想来,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
写毛笔字原本也是我们的课程之一,但由于当时要保证学校的升学率,老师象征性的要求了一下,让我们在课后自己练习,结果我们也是小孩天性顽劣难以安静下来,遂将这抛诸脑后,没有写过一次。
第一次写毛笔字是在08年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工地,那时刚从家里来企业上班,觉得自己心性不稳,做事浮躁,想用写毛笔字磨练自己的性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在家里时,总是被长辈说“你应该懂事了,都几十岁的人了,性子还那么急躁,说话做事不考虑......”等等,让我对自己很没信心,也让我非常的纳闷,什么样子才叫懂事了呢?我费尽脑子认真仔细去想这个问题,觉得懂事应该是做事稳重踏实,尊重他人,孝敬长辈,待人接物有礼有节。
练字用的是企业读过的旧报纸,这也是废物利用。学着电视上那些书法家的样子,我也想象着笔走龙蛇时的那种随性自然,学着人家挽起袖管,蘸上浓墨,长吁一口气,如同大家气定神闲挥毫泼墨的样子,笔落纸上才知道全然不是想象中的龙飞凤舞,而是墨如黑猪,歪七八钮难看至极,让人惨不忍睹,横不平,竖不直,撇无力,捺无锋,整个字毫无结构框架,更遑论谋篇布局了。此时我才知道书法家们一时的气定神闲在背后的付出有多么巨大。听说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早年练字时曾将一池塘的水洗黑,可以想想他费了多少的心血,付出了多少努力。写了几天过后,不禁喟然长叹,此生与毛笔字无缘,遂丢弃一旁,不再过问。
去年3月,来石家庄地铁工地,在我去南三条文化用品市场买办公用品的时候,被那些成批成排的毛笔,成堆的练习纸以及笔架、砚台吸引了,心里再次生出了写毛笔字的念头,遂一一购买齐全“行头“,准备再一次重操放下的毛笔,大显身手,这次我没有前次那样仓促和无序,而是买了好几本字帖认真观摩。为了培养自己兴趣,还特地买了砚台磨墨,不用成品墨汁,让自己在研磨的过程中平静心情,收拾情绪,而且练习的纸张也改成米字格宣纸,让整个练习过程看上更加让人有想写的欲望。
如今,我每天无论多么忙碌,休息之前,都会坐在桌前,砚上墨,铺好纸,把自己浮躁的心情迅速的沉静下来,对照着字帖,写上一篇。尽管自己依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铁马金戈,那种端庄中正,那种珠圆玉润,那种均匀饱满,那种赏心悦目,那种才情四溢,我自己也知道无论怎么练习,也成不了气候,但我仍然坚持写,不为什么,只为让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其实,好的习惯真的是自己逼出来的,我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