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 勇于奉献的好队长——记四公司十大青年创新标兵、作业队长 白勇

时间:2017年07月07日 来源: 作者:刘萌 阅读: 字体: 【

  在四公司2016年“双先”表彰大会上,白勇同其他九位同事被评为十大青年创新标兵,这是四公司和中铁一局蒙华项目一工区对他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2015年11月,白勇临危受命,担任中铁一局蒙华项目一工区第二作业队队长,全面负责如意隧道1#斜井工作。在此以前,他已经先后参加了南渝高速、京沪高铁、丹通高速、青荣城际铁路、成贵高铁等一大批重难点工程建设,积累了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和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

  勇挑重担展作为

  蒙华铁路开工建设之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快速推进。但是3#混凝土拌和站和第二钢构件加工厂的建设任务艰巨,有可能会影响项目能否顺利如期开工。

  当时担任中铁一局蒙华项目一工区工程部副部长的白勇主动承担起了这两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

  3#混凝土拌和站和第二钢构件加工厂共占地31.4亩,场地南侧为猴儿川河,北侧为宜集韩县道,拌和站西侧共设置5个封闭料仓,钢构厂东侧设置一个封闭车间。

  白勇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起一座外表整齐美观、内部结构完善、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钢构件加工厂和拌和站。

  面对这种情况,白勇深知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经过现场查看,他决定采用逐桩定高的方法,巧妙地将地形劣势转化为优势。

  有了目标和方法,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的过程。

  在那段时间,在30多亩的场地里,总能看见一个拿着图纸,扛着仪器,不停地指导着大家干活的人,他就是白勇。这段时间,他总是起早贪黑,顶着烈日,却没有一句怨言。

  一个月下来,原来白净的他已经晒得黢黑,嗓子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喊哑了,但是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经过白勇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3#拌和站和第二钢构件加工厂终于建设完成,并顺利投入使用。

  “听见机械的轰鸣声,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白勇说到这里笑得很开心。

  攻坚克难讲奉献

  2015年的11月份,由于工区工作调整,白勇调任第二作业队队长,全面主持如意隧道1#斜井各项工作。

  如意隧道1#斜井全长2160米, 最大纵坡坡度9%,进入正线后,承担正线3705米的施工任务。

  就这样,白勇带着他的团队,一头扎进大山深处,开始了斜井的建设任务。

  如意隧道1#斜井位于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如意村往里7公里处,位置偏僻、缺水无电、通讯信号未覆盖,施工、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由于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差,施工队伍换了好几拨,有的工人还没走到驻地就走了,但是白勇和他的团队在这里坚持了下来。

  首先需要他解决的就是便道修建问题。

  1#斜井的便道长达20公里,如何保证便道顺利修建完成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白勇带着队伍时刻坚守在工地,现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为了保证大家的饮食,白勇安排大家带上火炉和厨具,在施工现场搭建起临时厨房,让大家在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于是就有了领工员背着铝锅修便道的佳话。

  经过奋战,漫长的便道终于修通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用电问题。

  由于斜井所在地周围没有高压电电源,只能靠他们将笨重的高压电缆从两千多米外拉过来。当时正值寒冬,天寒地冻,白勇组织作业队和施工队一起,利用绞盘将两千多米的高压电缆一点一点地拉向斜井变压器。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最后四百米电缆的架设。

  由于地形限制,绞盘没办法架设,只能靠大家手抬肩扛,笨重的电缆在冰天雪地里显得更加沉甸甸。可是施工生产急需高压电源,发电机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接通高压电刻不容缓。

  白勇带着队伍,与这最后400米的冲刺较上劲了。

  大家就像纤夫一样,喊着口号,一米一米地向目的地艰难前行。经过五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高压电成功接通了,施工用电得到了保证。

  接下来的解决通讯问题的过程依旧复杂,他们也吃尽了苦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严把质量不放松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接下来就要全力解决隧道施工中层出不穷的难题。

  1#斜井洞内围岩变化复杂,水平层、竖向层状结构交替,且薄层状较多;砂岩、泥岩软硬互层,节理裂隙发育,围岩整体性极差。涌水问题也是相当突出,往往是掌子面和底板处同时涌水,因为斜井纵坡大、线路长、外部电力不足原因,反坡排水难度大。不仅如此,岩层空腔、裂缝也层出不穷,给施工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

  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去解决。

  亲力亲为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他不等不靠,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优质。

  2016年,蒙华公司在全线推行质量、技术分级,给予施工单位更大的自主权,这项新政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对于白勇而言,他的压力和责任也更大了。

  中铁一局蒙华项目一工区在2016年被评为质量分级A级,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就可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但是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后果也要由施工单位负主要责任。也就是说,白勇的一个小疏忽和纰漏,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每次检验,他都高度重视,如履薄冰。

  “质量管控,源头很关键”。白勇所说的质量控制的源头,就是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因此他根据蒙华项目推行的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把班组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每次的技术、安全交底,他都不厌其烦,一次次沟通讲解,确保班组长能够准确无误地了解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要求,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按个按照施工交底进行作业。

  在一检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也是尽职尽责地“挑刺”,对于工程质量问题要求严苛,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就这样,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我们一检发现问题,整改起来还比较简单,等到二检三检再出现质量问题,那就是事故了”。白勇的担心不无道理。

  开拓创新出成果

  说起创新,蒙华铁路建设过程中从制度规范、工艺工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作为作业队队长,白勇不仅要去学习、适应这些新事物,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可能影响施工效率的地方进行调整,创新。

  为了保证洞内空气质量,隧道施工就必须进行通风;目前通风都采用的是风带进行送风,工作中的风带直径长达一米。

  斜井的断面小,风带运行的时候总是会干扰施工车辆运行”。不仅如此,没有工作时的风带也是垂直挂在洞内,“剐蹭”的情况时有出现,“风带刮坏了,不仅会产生修补替换费用,也会导致洞内空气质量变差。”白勇解释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减少风带未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划伤情况是大家一直琢磨的问题。

  传统的风带都是用钢圈或者吊钩进行固定,这就出现了风带不送风的情况下垂直挂着的情况。

  经过研究和讨论,白勇和他的团队最终采用橡胶圈来固定风带。这样既不影响风带的正常使用,在风带不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橡胶圈把风带收回,减少了对施工车辆的干扰,也减少了施工车辆划伤风带的情况。

  隧道施工,由于场地限制,施工车辆掉头、错车都是大问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拥堵,导致工程暂时停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白勇在隧道内设置了多个错车道,并贴上反光贴,使车辆倒车、错车更方便。

  如意隧道1#斜井设计纵坡为8.9%,施工车辆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等情况;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后,还需要经过垂直弯道,易出现刹车不及时导致的撞车事故。为了避免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白勇利用沙袋、废旧轮胎等在隧道内设置了多个防撞墙,万一出现紧急情况,车辆可以利用防撞墙进行缓冲,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这些小改小革虽然谈不上是重大技术发明创造,却能够有效改善施工环境,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施工现场。

  经过白勇和第二作业队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1#斜井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5月23日,斜井掘进突破千米大关;2016年11月23日,顺利完成2160米的施工任务,正式进入主洞施工;截止目前,斜井已辅助正洞施工1200余米,且安全、质量、进度全面受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