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赢信任 ——记三公司西成项目部青年员工杨国平

时间:2015年11月18日 来源: 作者: 阅读: 字体: 【

只要工作需要,在哪个工区都可以,干啥活都行,我服从安排,没有意见。杨国平在调离原岗位时这样回答他的主管。

作为第一批进场员工,杨国平先是在项目部安质部,后调到二工区,再后来,又被调到一工区管施工现场,在一工区的近一年时间里,分管的区域和主抓的工作也不断调整。

频繁的调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人愿意要,想推出去,另一种是工作出色,所有人都抢着要。毋庸置疑,杨国平属于第二种。

“百日大干”开展以来,特别在一工区房屋拆迁大面积结束,全面抢工时,杨国平负责的管段施工组织有序,现场管理有方,进度也较快,按照工区意见,本想把他作为人物典型,在全项目部宣传一下,树立起个标杆榜样,而他本人却很不配合,躲躲闪闪,他说,我也没有啥突出的地方,干的活都是应该干的,领导把咱放到这位置上了,咱就不能掉链子么……。他轻描淡写地把我们搪塞过去了。

正如他所说,每个人、每个岗位就好像桥墩模板上一个一颗加固螺丝,只要每个螺丝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了,这个模板拼装起来后就异常坚固。

岗位的频繁变化,杨国平没有怨言,更没有消磨他那种负责的态度,在任何岗位,他都能做到让职工认可,让领导放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既然不愿意接受采访,但是工地上能听到很多关于杨国平的一些故事,下来给大家絮叨一下。

在陕西生活或者工作的人或许知道,“延安”牌香烟由于口感和“中华”烟有些许接近,在抽烟的群体中,便把“延安”称之为“小中华”了,其价格从前些年的4元一包,涨价到现在的6元一包,而且难以买到,据说,杨国平喜欢抽这这个牌子的。

在工地上远远看杨国平又是指挥推土机清渣,又是安排钻机,实在忙的不亦乐乎,见到项目同志时,他过来先是散了一圈烟,果然是“延安”,就有人打趣说,杨主管工资那么高,咋还抽上“小中华”了?

杨国平微笑着,腼腆地回答,这烟顺口、这烟顺口。其实啊,就是这“小中华”, 杨国平每天要消耗两三盒,他的烟瘾也并不大,管一段工地,在民工队伍里,他就好像是队长,自己抽得少,给现场工人发的多,安排设备什么的,也是先递上烟再说话。所以,这个“作业队长”在民工队伍中的威望比较高,安排了任务落实的程度比作业队老板还顶事。

还听说杨国平和村民关系处的比较好,也特别能和村民“磨牙拌嘴”。

随着沣东、长安区房屋拆迁的大面积推进,施工场地就夹在村子中间,要抢工,难免和老百姓产生一些“分歧”,阻工挡道时常发生。

举例说明:陕西关中道上的老百姓作息习惯是两头早:晚上睡的早,早上起的早。机械设备作业过程中,噪音大,特别是深夜,寂静的村落只有咱们的机械发出不规则的轰鸣声。临近的一些村民就不愿意了,要求施工不能影响他们休息,提出中午13:0014:30不能干活,晚上21:00(夏季时间)以后不能干活。理由是家里老人心脏不好,晚上这旋挖钻机一开钻,老人听到这声音就心慌;还有一户说,儿媳妇快生娃娃了,机械一响,儿媳妇就感觉不舒服,再几天生了娃娃,晚上这么吵,小娃娃受惊吓可如何是好。总之,很多意想不到却又是很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不得不解决。

工期紧迫,8月份后,长安区马务村管段刚刚打开施工局面,15个墩子,134根桩,也是项目部确保产值的关键点,白天施工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晚上才最是出活的时候,晚上不让干,这可咋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阻工情况还需个别问题个别对待。杨国平知道那一家小孩出生后,第一时间跑到他们家里面,给那家人上了200元喜钱,隔三差五买点副食什么的看望一下,一来二去和这家人也熟络了,一些特别苛刻的要求也慢慢不提了。杨国平给那家人开玩笑说,给娃娃起个名字,就叫“西成”吧,后来是不是叫了“西成”不得而知。

要加紧施工,还要考虑到村民的诉求,杨国平在施工时间调整和施工组织上也想了一些办法。

既然晚上干不了,那就要抓好白天有效的施工时间,前面说了,关中地区老百姓早上都起的早,那我们早上就尽量提前开工。但是,施工队伍早上一般是700上工,为了能提前一个小时,杨国平早上就530左右起床,抓个冷馒头就到民工宿舍“磨嘴”去了,直到把作业工人都 “赶”起来,带到现场早早开工。

为了使村民不提“意见”,到了晚上,旋挖钻机(噪音最大)就停下来,吊车下钢筋笼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噪音小的工作就在选择在晚上干,当然,这前提也是不断给老百姓做工作,征得了临近村民的同意。

遇到傍晚钻孔桩灌桩没有灌完,考虑到混凝土凝固的连续性,需要在夜间继续施工,杨国平一定在半下午时就到临近几户村民家里,发上烟,给村民讲清楚原因,晚上施工打搅人家休息也是迫不得已,争取村民的同情和理解。

用杨国平的话说,老百姓也不是不讲理,很多事情还需要灵活一些、真诚一些,多交流,多沟通,沟通到位了,一些事也就顺当了。

钻孔桩施工时候,泥浆水流到了村道上,积了厚厚一层,遇到小学生放学,杨国平几个人要么提前垫一些砖头块让小学生踩着过去,也时常挨个把几个小学生背过去。当家长看到这一幕时,怎么不感动。

在马务村管段施工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杨国平一定会去随个礼,谁家急需用一下现场的设备,只要找到他,他也是积极帮忙调配,几个月下来,谁家几口人,家里什么情况,和施工现场有没有“纠纷”,杨国平掌握的一清二楚,偶有挖断水管、压了庄稼以及红线边上的村民提出的一些小问题,杨国平基本就都自己解决了。

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一方面,加快进度,推进实体工程建设才是现场最需要的结果。

为了继续加快生产,杨国平也想了一些办法,在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上,他改变原来的“台班制”,用“包干制”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以挖机为例,在房屋拆倒后,需要尽快腾出墩位,开始钻孔桩施工,需要把墩位上的砖渣清到红线以外,台班制按时间结算,挖机操作司机难免有“磨洋工”的情况,出工不出活。

杨国平跟操作司机这么谈到:今天这几个墩位必须清出来,我不给你算时间,上午能干完,下午就休息;两个小时能干完,今天就一直休息着(这也是在充分估算的基础上做出的承诺),什么时候干完了我给你按一天时间签字确认。

操作司机当然想早早干完回去休息了,于是,本来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干完的活,四、五个小时红线内施工范围以及便道都清得利利索索了。

正如杨国平所说,工地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的“高精尖”,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尽是一些碎碎琐琐、反反复复的事情,不管是抓进度还是管安全,最重要有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要有责任心。

杨国平抓现场安全管理也很有一套,负责马务村这段还包括一座连续梁,这座连续梁因拆迁影响工期最为滞后,他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对连续梁施工进行盯控,如临时用电、主墩深基坑防护、以及工人的安全防护用品佩戴,同时还要督促施工进度,事无巨细,因为和作业工人处的熟络,很多问题也能说道点子上,他指出的一些需要注意或者整改的地方,工人也能欣然接受。

谈到对工人的培训,他说,培训不能拘泥形式,更不能读规范照本宣科,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随时进行,总之,要看效果,看工人能不能接受。

培训进工班、下宿舍是常有的事情,在现场的同志都清楚,工人白天累了一天,到了晚上就在宿舍就喝点小酒吹吹牛,或三五个打打纸牌,提到安全培训,都是比较反感。

杨国平进宿舍培训总是能打破常规,要培训但不说培训,就是来吹牛,甚至坐在民工的小酒桌上和他们小酌上几盅,过程当中不会忘记把“小中华”给大家散上一圈。

聊着聊着就入了正题,他会把一些工地上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开来,工人们也就像听“故事”一样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知道自己在干活的时候一些注意事项了。聊完“故事”,杨国平顺便安排一下第二天早上的工作任务,做个技术交底。

很多都是听来的事情,让我们了解了杨国平,一个32岁小伙子,担当和责任心以及长期以来工地上磨练,使他显得更加成熟和睿智,他没有华躁的语言,只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岗位的负责。

责任编辑: